無我

 

"無我"是不是一般人所稱的靈魂呢?

又:「信我者得永生」,永生的是靈魂嗎?

根據佛、道兩教的說法,靈魂本來就是永遠存在的,只是有它存在位置的不同,也就是有境界的差別。

以佛教的境界說,有證果界的:佛、菩薩、羅漢;有三善界的天人、阿修羅、人;有三惡界的餓鬼、畜生、地獄等。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能夠到達證果的境界。證果的境界才是"無我""無我"才能解脫。

所以,靈魂是統稱,而靈魂所在的境界位階,才是重要。

 

釋迦牟尼佛是為什麼而修行的?佛經記載他生生世世修行,深深感覺到靈魂在三界內的痛苦,為了解決靈魂在三界內的痛苦,所以藉修行提升,藉修行解決三界內的諸般痛苦。

 

"無我""有我"兩者之間的不同在那裏?

 

前文提過,釋迦牟尼佛在成道證果的當下說:「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的障蔽而不能證得。」因此就來深入瞭解妄想與執著。

 

妄想,妄者不真也。以前文《發散與收斂》的敲鑼來說明,聽到鑼聲應該立即知道,鑼聲是生滅同時,聽到的時候,鑼聲早已消失,如果閣下還說聽到鑼聲,就是妄想了,因為所說的與事實相差太遠了。(有時間的話,應該徹底覺察所有存在於心底的妄想,把它一一的揪出來。)

 

"有我"

 

執著,拿在手中不放開,就是"有我"

"有我"是二元,有對立、有生死。

有了我,於是有我的國家、我的民族、我的團體、我的黨派、我的家族、我的家人、我的信仰、我的見解、我的時間、我的福利、我的房子、我的車子等等等我的任何人、事、物…………。然後,為了保有、保護我的這些等等等,就會引起衝突、發生戰爭、滋生種種種的不安……,因而產生層出不窮、沒完沒了的痛苦。另外,一個急著解釋的心就是我、一個急著下結論的心也是我,一個企圖進入"無我"的心還是"有我"

 

妙參和尚的開示說:「心的作用千真萬確,但是它沒有形象,又再怎麼找也找不到它,就因為它無實體形象可看見,故稱它為"無我"。」所以,"無我"就是指肉眼看不見,卻真實有作用的心。這也就是真空妙有了。

 

"無我"

 

"無我"是一元。沒有對立、沒有生死。

在生活上、活動中,找不到可以對待的自我中心;完全忘記自己、完全沒有記憶、……;不屬於、不評估、不批判、……;沒有衡量、沒有曲解、沒有分別、……;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選擇、什麼都不依賴、……;讓思想止息、讓心裡時間止息、……等等等。是銅鑼聲生滅同時;是道的為無為;是業障本來空;是「沒來沒去沒代誌」。

 

來看看禪宗《六祖壇經》行由品中的兩首名偈,其一是神秀作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其二是六祖慧能作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上座的偈有我,故有身體,有明鏡台,有就必須天天擦拭,不然的話就會塵垢滿滿。有我有肉體會生會死,會在三界內輪迴,遭受輪迴之諸苦。

 

六祖慧能的偈無我,故無身體、樹木,沒有實體的鏡台,因為心是空無,所以不會沾染灰塵。無我能超越生死,死後能自主,處在涅槃境界,可以不再出世,就是已經解脫三界內的輪迴諸苦。

 

眾生從來執著,講什麼執什麼,講無我必然執著無我,所以證果難,必要小心翼翼,全神貫注,徹底覺察:覺察者與覺察無二無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無我
    全站熱搜

    liiching645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