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未知出發
從什麼都不清楚中開始、出發,就如混沌初開……..
這是不是意味著沒有記憶,向嶄新的未知啟航?
當年的釋迦牟尼佛離開皇宮,是不是從未知出發?然後到處去找「古魯」學習,經過多年,經歷多種法門,並沒有辦法悟道。後來還是靠自己的智慧,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悟道的當時說:
「奇哉!奇哉!一切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看到這個,我們就要來提問:
「這個自古以來處在妄想之中的心,可以知道一點點什麼是「妄想」嗎?同時可以知道一點點什麼是『執著』嗎?」
曾經在網路上,聽美國洛杉磯毗盧禪寺妙參和尚的錄音檔,聽到他在講台上不知道拿什麼往講台一敲,發出「乓」的一聲!向台下的聽眾問:
「聽到沒有?」
部分聽眾回答:「聽到了!」
妙參和尚接著說:
「如果沒有聽到這聲音,肯定是聾子,如果說『聽到』了聲音就是妄想。因為,當你聽到聲音的當下,聲音已經消失了,既然聲音已經消失了你還回答『聽到』,這不是妄想是什麼?」
根據上述事實,我們繼續問:
「我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說的是不是真正的實際情況,自己為什麼會一無所覺?」
在問的心當下,忽然靈光一現:
「那麼古今中外的悟道者的『覺』,是不是就是心當下所思、所想的,自己明明白白知道它就是真真實實的情況?」
借而言之,自由的心,是不是可以比喻成一部有自主性的錄放影機?它可以自己決定要錄或不錄每一天的一切影像;同樣,它也可以自己決定要播放或不播放所錄下的一切影像。
如佛所說,眾生皆有如來覺性,只是妄想、執著蓋住了覺性,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把蓋住覺性的妄想、執著掀掉,還本覺性?
而當心被執著、妄想佔據的時候,我們的錄放影機是不是不自覺的錄下或播放了自己每一天的一切生活影音,然後以為自己就是影音的主角,忘記自己只是錄放影機,而不是那影音主角。
當自己清清楚楚的覺察到自己是「無我」的錄放影機的時候,在每一個當下都「無我」的拍錄(清楚妄想)、都「無我」的播放(清楚執著)的時候,是不是能覺性現前,了脫生死?
或許你要問:「什麼是『無我』?」
「無我」是覺心,是空性,它沒有形象,肉眼看不到它,看不到是真空,但是起心動念的能量作用是確實存在不能否定的,所以也是妙有。是故「無我」即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無我」超越
生死(沒有我那兒來我的生死?是《心經》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時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空間(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同體大悲)、
三界(是超三界之羅漢、菩薩、佛之果位)。